每年十一月至來年三月是一年中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,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、腦卒中等意外,那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如何安全過冬?
一、冬季為什么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?
1.低溫刺激血管會收縮,造成重要的臟器缺血缺氧,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。晝夜溫差大,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功能容易出現紊亂,可能誘發急性病癥。
2.冬季交感神經活性增加,升壓激素水平上升,易導致血壓升高和波動。
3.冬季活動減少,久坐不動,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癥。
4.維生素D影響心肌的收縮功能,調節腎素-血管緊張素系統,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炎癥反應。秋冬季維生素D水平下降,增加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5.空氣中Pm2.5等污染物會增快心率、升高血壓、激發血管炎性反應,導致血液高凝狀態,明顯增加心血管死亡和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。
6.冬季易發生呼吸道感染,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、猝死等事件。
二、安全過冬,需做到以下六項
1.嚴格遵醫囑用藥,根據天氣和病情變化,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,控制好血壓、血糖、血脂等,防范并發癥的發生。
2.氣溫零度以下或雪天時,盡量避免戶外活動,外出要做好保暖防護。
3.合理安排運動時間,控制好運動量。清晨人體血管應變力最差,是心肌梗死發生的高峰時段,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練,要等太陽升起來之后再去鍛煉。
4.低鹽低脂飲食。成人每人每日攝入鹽量小于5克。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盡量多食一些蔬菜水果。足量飲水,冬季氣候干燥,早起或臨睡前最好喝杯溫開水,這樣有利于稀釋血液,還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。
5.嚴重的霧霾天,盡量減少戶外活動,如要外出,應戴上防霾口罩。
6.有吸煙、酗酒、熬夜等習慣的患者及高危人群,需要格外注意,克制不良習慣,時刻警惕身體的異常。
|